参考评论网- 财经智库,观点品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北京将实施高精尖产业“八大工程”2025年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文辉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1-10-22 07:38   阅读量:8939   

今天上午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姜广智介绍,近期印发实施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30%以上,培育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此,本市将实施“八大工程”,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北京将实施高精尖产业“八大工程”2025年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根据规划,本市将力争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30%以上,培育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

“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信息、生物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创新引领,抢抓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聚焦十大高精尖产业中的重点领域或关键细分,提出构建‘2441’新型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姜广智解释,“2441”新型产业体系即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做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做优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加快布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双碳技术等一批未来产业。

各区布局哪些高精尖?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

姜广智介绍,《规划》提出推动区域特色化、差异化、联动化发展,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空间布局。

具体来看,在经开区和顺义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在北部地区对接三大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海淀、昌平、朝阳、顺义等区打造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地区依托经开区,推动丰台、大兴、房山等区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带;建设通州网络信息安全、石景山虚拟现实、怀柔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延庆无人机、平谷智慧农业等多个产业组团。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突出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保持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定力,以更高、更优标准推动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业,促进产业节能减碳,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发展指标上,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0万元/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均较2020年下降5%等目标。《规划》也突出创新引领数智赋能,提出全面对标全球产业创新前沿,着力发展引领技术创新、带动能力强劲的行业,加快培育掌握核心竞争力和重要知识产权的全球顶尖企业,主动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前沿技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重点实施“八大工程”5年将建设100个智能工厂

-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五个一”工程:按照每个集群“一本实施方案、一套政策措施、一只产业基金、一批重大项目、一组重点承载区域”的思路,再造2至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至3家万亿级市值企业;

-产业“筑基”工程:制定并滚动实施高精尖产业“卡脖子”攻关清单,力争10个核心技术产品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需要;

-创新成果转化“接棒”工程:依照创新项目成熟度整合研发、转化、产业化、应用场景资源分段接力支持,引导“三城”重大创新成果在京落地;

-企业“登峰”工程: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增500家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10家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50家单项冠军企业和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能够进入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梯队的头部企业;

-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选择10个产业链开展强链补链示范,探索形成以“链主”企业为头雁引领、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紧密跟随的“产业雁阵”;

-“新智造100”工程:推进“十百千万”升级计划,打造10家产值过百亿的标杆性“智慧工厂”,建设100个智能工厂,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培育万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支持先进制造企业由产品设备生产商向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新增1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0个示范平台和一批示范项目,创建全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京津冀协同智造示范工程:实施10个京津冀协同智造重大示范项目,建设京津冀联通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词:    

推荐阅读

北京将实施高精尖产业“八大工程”2025年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