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自贸区”:以黑龙江0.3‰面积创造1/8外贸份额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提速发展、全面开花的新发展阶段,以黑龙江省0.3‰的面积,贡献了超过全省1/8的外贸进出口”。在27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康翰卿这样说。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该省有27个中国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与俄罗斯有2981公里边境线,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的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最北的自贸区,总面积119.85平方公里,设有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和绥芬河片区。两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不断显现,2020年,外贸总额达204.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8%;2021年1月至7月,外贸总额达128.9亿元,同比增长44.9%,高于黑龙江省平均增幅约25个百分点。
营商环境巨变,市场活力劲爆,源头活水是制度创新。
哈尔滨片区在黑龙江省率先出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备案细则,取消设备配置规划限制,促进医疗资源科学合理布局;绥芬河片区推动企业高频办理事项“濒危物种允许进口手续”网上办理,大幅压缩办理时限、节省企业运营成本;黑河片区利用首个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业务申报审核备案、进口商品追溯防伪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两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已生成超20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对俄特色创新案例67项,“创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设”入选自贸试验区第四批中国国家级最佳实践案例。“证照分离”改革在3个片区实现全覆盖,一网通办、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国际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中,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执行合同”等领域位于全球前沿。
招商引资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哈尔滨片区里,正威、万科等一批超百亿项目投资落地,形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冰雪旅游、新一代信息技术、卫星产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黑河片区里,中俄月星跨境物流枢纽、国源豆业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形成跨境电商及物流、跨境机电制造、跨境农产品加工、进口能源综合利用、康养文旅为代表的产业体系;绥芬河片区里,“自贸+互市贸易”发展模式建立了边民合作社和中国首家铁路互贸交易市场,形成跨境木材加工、粮食和中药材进口加工、进口清洁能源利用为代表的产业体系……两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制度创新优势,不断释放自贸试验区制度与政策磁吸效应。截至2021年7月底,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11403家,比挂牌前增长66.8%,其中新设外资企业占黑龙江省的24.1%。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